各届名单
各村介绍
来自景观村落的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古村落 > 景观村落 > 各村介绍
浙江省兰溪市诸葛镇诸葛村
古村落   2017-08-28 03:50:36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文字大小:[][][]

 

 诸葛村之当地概况
村落概述  
    年代: 始建于宋末明初
    地理位置: 浙江省兰溪市西部
    面积:1 平方公里
    行政所属: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诸葛镇
    人口:5000 多人 
    民族: 汉

    特色 :富藏诸葛九宫八卦玄机的中华奇村景观。 

    2007年12月,荣获第一届中国景观村落称号。
    诸葛亮点 : 丞相祠堂 􀂊 大公堂 􀂊 钟池  
        丞相祠堂 :丞相祠堂始建明洪武年间,嘉靖年间续建,万历三十六年(1608 年)扩建,后被太平天国军烧毁。光绪二十二年(1896 年),诸葛族人重建丞相祠堂,中厅于1925 年重建,1930 年完工,保存至今。祠堂总面积约1900 平方米,呈“回”字形结构,由门庭、廊庑、中厅、寝室、钟鼓楼等组成。
        大公堂 :是江南 的诸葛亮纪念堂。朝向是南偏东40 度,四进三开间,总面积阔11.1 米,总进深49.5 米,面积560 平方米。正门全是外向性,明间的前半部升起,在骑门枋上加两根短柱,为牌楼式,中央为歇山式屋顶,四个翼角交立翘起。在上下两额枋之间写有“敕旌尚义之门”六个字,牌楼门两侧,次间的廊内全柱间作粉壁,上书“忠”、“武”两个墨字。中厅和后厅,梁架雄伟,全部露明,内部空间高大宏敝,梁架雕饰华丽。据《诸葛氏宗谱》记载,大公堂始建是元代中后期,光绪三年(1877 年)扩建保存至今。1940 年、1990 年进行两次维修。
 诸葛村之诸葛后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是清朝的赵藩题在成都武侯祠的对联,成为了对诸葛亮这位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蜀汉丞相最深刻的颂赞。“攻心”使孟获臣服,以此称赞诸葛亮是真正懂得用兵打仗而又不好战的军事家;“审势”来称赞诸葛亮能审时度势制定宽严得宜的方针政策,以此提醒后来的当权者要从中吸取教益。 
 然则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学界对诸葛亮的后裔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无论从诸葛亮的出生地山东沂南县、长期居留地湖北襄阳隆中,还是在其葬身地陕西勉县进行过调查,结果都一筹莫展,甚至连姓诸葛的人也找不到。即使在曾是蜀汉都城的成都,虽发现有少数几户姓诸葛,但都称自己的祖先是明清时从浙江入川经商而留居的,与诸葛亮攀不上亲,并无关系。而位于千里之外的浙江省兰溪市的一个小村庄里却聚居着4000 多诸葛亮后裔,这里无人不知,长幼皆晓自己是诸葛亮的后代。经考证浙江兰溪诸葛村是全国诸葛亮后裔最大的聚居地。
据村中保存的国内 完整的《诸葛氏宗谱》陈果夫序载:“诸葛氏为汉初诸县侯葛婴之后,而光大于三国两晋之际。三国时,瑾亮昆仲佐吴相蜀,割据寰宇,开济两朝。而亮之卓才远识,尤并世无二。亮子瞻,瞻子尚,继遗志,与魏战,城破殉节。瞻子京仕晋,官至广州刺史,有祖父风烈,吏民称之;子冲廷尉,孙铨零陵太守,曾孙颖正议大夫。五传至爽,仕唐,为司空,河南节度使,子仲芳袭之,并有贤声;孙王利,五代唐时,宦游山阴,以寿昌县令终,遂家焉。其子青,则迁兰之始祖也。”《诸葛氏宗谱》自南宋初诸葛希孟主持修纂以来,至1947 年,共修纂15 次。宗谱系统完整地记述了自诸葛亮父亲诸葛王圭以下1700 多年间,诸葛氏子孙的繁衍、迁徙、环境、业绩等人文历史,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依据宗谱序列,诸葛青为诸葛亮第15世孙。青生六子,除幼子出赘山阴(今绍兴)外,其余均先后在兰溪市砚峰山周围十数公里的寿昌、龙游、兰溪境内(后裔最远为金华白竹)10 多个村落繁衍生息,尤以三子承载派下最为兴盛。宋末,承载嫡裔、诸葛亮第25 世孙诸葛梦漕由南塘水阁迁居高隆(即今诸葛村),已历700多年。明清两代,此地经济发达,人文璀灿,逐渐成为诸葛氏后裔联络的枢纽,地名高隆逐渐被姓氏称谓所替代,成为今天的诸葛镇诸葛村。 
元、明、清至今,诸葛村学风蔚盛,才人辈出。清《(光绪)兰溪县志》列传的诸葛氏裔孙有16 人,其中在诗词、书法、史学方面留下著作的有8 人。明、清两代,全村有进士5 人,举人11 人(其中含武进士、武举人各1 人),分别占同期兰溪进士和举人总数的5%和4.8%;贡生(拔贡、岁贡、恩贡、优贡)35 人,占同期兰溪四类贡生总数的9.8%。乾隆五十三年(1788)戊申科,兰溪举人3 名,全是诸葛村人。此外,还有纪入县志“仕籍”(非科举入仕途为吏者)和“人物传略”者23 人;受各种“封赠”(不包括女封)21 人。诸葛村历代科第不绝,人才辈出,和村里历来重视教育分不开。科举时代,私塾兴盛。清宣统元年(1909),办有高隆初等小学堂;1911 年创办群英国民女子学校;民国初年,任香港浙江商会会长的诸葛韵笙率众在兰溪
县城开办私立兰溪中医专门学校,次年任校长,至1937 年共毕业556 人,其中本科159 人,学生分布苏、浙、皖、赣、闽、粤各省。现在,村里实行考上大学奖励1000 元,考上中专奖励500元的奖学政策。由于学风蔚盛,村人文化素养较高。据不完全统计,现有诸葛籍教授和高级工程师35人。
 诸葛村之八卦玄村
据家谱记载,诸葛村是诸葛亮的二十七世孙诸葛大狮迁居于此后发展起来,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人在诸葛村,让人称奇的是诸葛村的村落布局,诸葛村四面环山,内部丘陵层层环抱,村外东南方向有大片良田,而就是在这么一个清幽的环境中,诸葛大狮按九宫八卦设计布局设计出了一个深藏玄机般的八卦村落。
整个村落以钟池为核心,八条小巷向外辐射,形成内八卦,更为神奇的村外八座小山环抱整个村落,构成外八卦;村内以明、清建筑为主,现有保存完整的明清古民居及厅堂有200 多处。虽历经数百年,但村落九宫八卦的格局一直未变,其“青砖、灰瓦、马头墙、肥梁、胖柱、小闺房”的建筑风格,成为中国古村落、古民居的典范。1996 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村处于8 座连成弧形的小山包围之中,地势隐蔽。始建者全面规划、精心布局,以一个池塘即钟池为中心,村道呈放射状,四周拱卫着大公堂、怀德堂、崇信堂、丞相祠堂等楼宇建筑,组成了一个宏伟机巧的“九宫八卦”图形的迷宫式建筑群,正好与文献上记载的“八阵图”相吻合,有很强的防卫功能与观赏价值。据传盗贼进村会因巷道交错复杂、难觅出路而被获。抗战时期,日军从岗下大道经过,由于四面环山,茂林修竹,未能发现这一繁华村落,从而免受劫掠之灾。
村中心池塘与地面型如阴阳鱼图形,在两个阴阳鱼中有两口井;这就行成了一个内八卦;而村外有八座小山形成一个外八卦;加上村中的建筑与小河刚好形成一个“八阵图”。 
而诸葛村的这个发现正好破解了早已失传的我国古代军事阵法“八阵图”。根据诸葛氏的宗谱里的相关记载,可以推断出在诸葛大狮来到兰溪定居之前,其上辈手中还保存着八阵图的原稿。宗谱中还有一段记载着诸葛大狮的一段遗训:“吾一生精力,尽在阴阳二宅,去后或有灾咎,慎勿疑。” 意思是以后这个地方有点凶也罢,或者有不解的也罢,都要保持不能有所变动。而后来,尽管他的两个孙子瑞二公、瑞三公都先后获罪。一个充军到南方,一个充军到北方。有人说此地是块凶地,但是诸葛大狮的后代还是按照他的意愿没有迁出诸葛村。 
而今,诸葛村还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高隆八景,十八座厅堂,十八口井,十八口塘,以及现在依然还是这样以钟池为中心的呈放射状分布的八条主巷,还有大大小小,纵横交错的各式狭窄小弄。这与我国传统的古村落布局风格,即一般都有中轴线是大为迥异的。而专家们经过测绘比对,认为整个村落的这种特殊的布局和诸葛亮的八阵图是极为符合的。另外,对诸葛村的地理位置的考察发现诸葛村的地理位置也很奇特。整个地形犹如一个锅,四周高,中间低,诸葛村就坐落在锅底的位置,而村落四周环绕着八座小山,又恰巧形成了一个外八卦。是天机,抑或是巧合,或许只有亲自到诸葛村去走一遭,才能有自己的答案吧。 
 诸葛村之礼制建筑  
诸葛村保留着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古建筑群。据统计,诸葛村中目前保留有194 幢古建筑,63 幢为一级保护建筑,55 幢为二级保护建筑,76 幢为三级保护建筑。古建筑的种类包括祠堂、民宅、商铺、作坊、轿行、学堂、水楼阁等。但最为精美大观的要属这里的礼制建筑。据《宗谱》中明正德年间的《高隆族居图》所载,当时就有大大小小45 座祠堂。目前,村里保存较好的礼制建筑有11 座,即大公堂、丞相祠堂、崇信堂、尚礼堂、雍睦堂、大经堂、崇行堂、春晖堂、文与堂、燕饴堂、敦复堂。而行原堂、滋树堂、三荣堂等仅留有遗址。在这些礼制建筑中规模最大、最为华丽的要数大公堂和丞相祠堂了。
大公堂始建于明代前期,是江南 的诸葛亮纪念堂。朝向南偏东40 度,为四进三开间,总面积阔11.1 米,总进深49.5 米,面积560 平方米。正门全是外向性,明间的前半部升起,在骑门枋上加两根短柱,为牌楼式,中央为歇山式屋顶,四个翼角交立翘起。在上下两额枋之间写有“敕旌尚义之门”六个字,牌楼门两侧,次间的廊内全柱间作粉壁,上书“忠”、“武”两个墨字。中厅和后厅,梁架雄伟,全部露明,内部空间高大宏敝,梁架雕饰华丽。据《诸葛氏宗谱》记载,大公堂始建是元代中后期,光绪三年(1877 年)扩建保存至今。1940 年、1990 年进行两次维修。大公堂头进原先建有古戏台,每年逢诸葛亮生日四月十四、忌日八月二十八,大公堂都要举行祭祀活动,都要在大公堂演大戏。二进为天井式庭院,两侧为封闭式廊庑;三进是大厅,正面书有诸葛亮的《诫子书》,每逢学校开学,莘莘学子们都要到大公堂接受祖先遗训,诵读《诫子书》。四进为四梁八柱二水池的天井式庭院,这种结构属朝廷二品以上官员才有的礼遇,全国各地不多见。后进则是悬挂先祖诸葛亮遗像的纪念厅,当年诸葛氏族长的议事厅。大公堂一直以来都是诸葛亮后裔祭祀先祖的活动场所,因此其家族文化色彩非常深厚。
 丞相祠堂为高隆诸葛氏族之总祠,朝北偏东40 度,总面阔42 米,总进深45 米,面积约1900平方米。诸葛村的《宗谱》里记载,丞相祠堂“自砚山起祖以来,脉注真龙,形名伏虎,厥地祥矣”可见丞相祠堂所处的位置有一个完整的风水格局。它不仅规格高,型制特别,而且重檐飞阁,气势宏伟。祠堂整体呈“回”字形结构,由门庭、廊庑、中厅、寝室、钟鼓楼等组成。门庭檐柱高5.2 米,中间三间为正门,檐柱间设签子栏杆,金柱间开板门,明间四扇门外侧设抱鼓石,左右稍间作精致的磨砖影壁。入正门,中厅轩昂壮丽,面阔五开间(16.6 米),进深三开间(9.2米)属歇山顶敞厅,檐柱高5.6 米,金柱高6.6 米,脊檩高8.9 米。檐柱和山柱为石质方柱,金柱为木料。中庭梁架宏壮华丽,雕饰十分丰富,大梁上刻浅浮雕图案,蜀柱左右有“猫梁”,柱头上有牛腿,梁端之下有梁托,都是精雕细刻。两个中榀梁架的脊瓜柱两侧有三角形的花板,各浮雕着九只狮子。因背靠桃源山,最后一进寝室和左右的钟鼓楼建在高台基上,两庑尽端有台阶,上12 级为月台,再上10 级是寝室,总升高5.1 米,月台前沿设青石栏杆,栏板上刻着麒麟、天马、如意盒等,构图和刀法古拙浑厚,为明早期建筑。据《宗谱》记载,丞相祠堂始建明洪武年间,嘉靖年间续建,万历三十六年(1608 年)扩建,后被太平天国军烧毁。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诸葛族人重建丞相祠堂,中厅于1925 年重建,1930 年完工,保存至今。
 在诸葛村除了大公堂和丞相祠堂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分属的祠堂。如诸葛后裔孟、仲、季三大支派的分支祠,分支祠下面各房派的小宗祠“众厅”。而房派下面还设有“私己厅”,再下面还有“香火堂”。这些种类繁多的祠堂大大小小就构成了诸葛村庞大的一个宗祠系统。
 诸葛村之药材世家  
自建村以来,诸葛村人一直遵循“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祖训。诸葛人广推学医之风尚,对于一般的病症,这里的妇妪皆知用药三岁的孩童多已经能背诵《药性赋》。家家户户几乎都藏有《本草纲目》、《医宗金鉴》等医药典籍。自宋末以来,诸葛村经营的传统中药业,称雄江南中药市场长达700 多年。在1947 年版的《诸葛宗谱》里记载:“吾兰药业以陑西为著名,陑西药业又以诸葛为独占。以余闻之,有清中叶苏州之‘文成’,咸同间如皋之‘实裕’,具有声于时。除杭州胡氏‘庆余’、叶氏‘种德’外,当首屈一指……诸葛氏设‘祥源庄’于沪上,南则广州、香港,北则津沽、牛庄,运输贸易半中国。即就兰而论,‘天一’药肆,驰名浙东,历百余年生理勿衰。”
诸葛氏经营中药业,咸以“道地药材”,“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相标榜,十分重视本店声誉与商业道德。当年兰溪“天一堂”精制全鹿丸,将要宰杀之鹿,事先陈设三天,当众游街宰杀,所以人人信服。“天一堂”监制的诸葛行军散、卧龙丹,皆按相传是诸葛亮认定的古方配制而成,疗效显著,为家藏救急的必备良药,与杭州胡庆余堂的辟瘟丹相媲美,至今畅销不衰。自明、清以来,北上京、津,南达闽、广,远至港、台,均有诸葛氏子孙开设的中药行店和药商往来。清咸丰之后,村中男丁经营药业者占半数,或开药店,或创药行,或当老板,或做药工,或挂牌行医,和衷共济,因袭相传。村中从业四代以上的中药世家达17 户。 
而今诸葛村的中药行业虽不及鼎盛时期的繁荣,但是村里的一些人依然忘记不了祖传的家业,他们着手重操经营中草药的旧业,济世救民,重振家风。 
 
 

古村落网站 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         
网站备案号 沪ICP备05010747号-1  网站技术支持 上海频道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9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