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
专题论坛
他山之石
您现在的位置:古村落 > 研讨论坛 > 专题论坛
沉重的使命 -- 纯瑶
古村落   2016-10-31 07:57:37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文字大小:[][][]
我们首先不是某一个学术领域内的学者、专家,尤其对建筑与历史文化等专门领域里的知识,知之甚少;  
完全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们涉足了一片富于魅力并充满生机的领域——建筑与文化,民居与群落,家族与社会、历史、经济、地理、生态学等。走进这片领域,我们发现了许多许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完全没有理由厚今薄古,我们完全没有理由崇洋媚外!“古村落”的概念,我是在十年前才接触到的;十年的时间,“古村落”成为我生命与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组成。
古村落,一个鲜活的中国历史与现实生活的社会博物馆。透视一个古村落,可以透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透视一批古村落,可以透视整个中国农村乃至整个中国!
今天我们仅仅作为一个电视人在古村落跋涉了十年以后有了一点自己的体会,来向各位前辈、各位专家与学者叙述我们的一点感想,并期待得到各位前辈、各位专家、各位学者更多的指导与支持。   
 一、起 因
话题还得从十年前说起。   
1989年,我们接受建设部的委托,拍摄大型电视片《蓬勃发展的中国村镇建设》。当我们湖南省岳阳县拍摄农房新镇的时候,从当地农房公司经理任岳乾的口中听说了“张谷英大屋”。在任岳乾的热情陪同下,我们走进了大屋,走进了张谷英村。从张谷英延伸到古村落的情结,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蓬勃发展的中国村镇建设》是1989年元月三日在改革开放的最前言广东省台山县举行的开机仪式。接下来的几个月,我们在粤、闽、浙、桂和苏南等沿海地区,走了十数个新兴小城镇。那是一片富有生机充满活力的热土,诚如福建省石狮市街口那尊从目光到毛发都咄咄逼人的醒狮般沸腾、灼热、躁动的热土。但是我们在兴奋与感慨之余,有许多的遗憾。因为一切都处在草创之中,没有秩序、没有卫生、没有规划、没有形象,新的和旧的,竣工的和正在建设之中的,当镜头对准一个或一片新建筑的时候,总有太多的败笔在镜头前无法回避。 
如果没有对比,“张谷英”的魅力就会逊色许多。
当我们一踏上张谷英村的土地,心,就立刻被一旷翠野和黛色环山所摄取。潺潺的清泉、浑圆的鹅卵、洁净的泥埂、还有村民们向陌生人投注的温和、友好、不惊不乍的目光,都和我们在走进张谷英以前,足迹所到的他处形成强烈的反差。前者是“草创”中的杂乱无章,后者是传统的从容不迫。   
当我们踏上“百步流水过三桥”,穿过聚龙湾长长的“廊厦”,头枕“美人靠”的长凳,俯视山泉在脚下漫游的时候,我们的心田洋溢着汩汩温情;当我们跨进“当大门”高高的门槛,仰面从天窗见蓝天白云共徘徊的景观,直视厅堂南北是“四进三井”之景深、左顾右盼,东西厢房和巷道神秘而幽深。我们的心被一种力量所摄,惊奇和好奇象幽灵一样牵着我们的魂魄,在大屋里漫游。
我们在大屋里走了2、3个时辰,从下午一点半左右直走到傍晚五点,才被催促着从大屋某一家住户的北门爬上后面的龙形山脊。哇!足下黑压压一片屋瓦从东向西南;鳞次栉比、密密匝匝,镜头横摇,整整一个180度还是无法“一览全胜”。 
村里人告诉我们,这半天,我们不过走了这大屋下的一小片地方,而我们仿佛已经走过了几个世纪。若不是身后的村办小学传来时下流行的电视插曲《昨夜星辰》,我们真以为走进了一个“只知秦汉,不知有魏”的桃源!  
大屋象谜、象梦、象歌德巴赫猜想,令我们梦萦神牵。
张谷英何许人也? 张谷英村始于何年? 这一大片房屋又出自何人何代? 数百年沧桑岁月,何以至今聚族而居?
当晚,在“县招”吃完饭后再度驱车进村,又见奇观:一间不大的小屋,坐满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男女老少,由一个叫张彦西的“秀才”,在讲《古文观止》和“刀口手,牛马羊”,在另一角落正进行人生问卷:“世上有几条路,你要走那条?”一个女中学生用娟秀的小字答曰:“世上有两条路,一条是好路,一条是坏路,我要走好路!”   
我们被感动了,感动之余平生莫名的迷茫;
我们和他们贴得很近,又仿佛隔得很远;   
当爱充满心灵的同时,悯惜之心又恻隐而来。
令我们对张谷英村产生浓厚兴趣的是,“在近5——600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历经磨难。外侮入侵,内乱不断。多少破产、多少离散。是什么力量使这个家族绵延数百上千难不散?虽历经沧桑,也曾辉煌数度,虽兴衰跌宕,却至今风韵犹存?   
时隔不到半年,也就是当年的秋天,我们第三次进村,应邀同行的有同济大学的古建筑史学教授王绍周。 
村里正在六修家谱,采用古老的活字排版方法。显然,春上,由“上海来的人”表现出来的对他们的兴趣,唤醒了大屋里敏感的“秀才先生”们潜藏在心底的家族意识。这种“意识”在“文革”前后几十年的时间里一度被狂轰烂炸, 但它没有在人们的心底根绝,不过是冷冻在心灵的深川。 
后来,我们把采集的电视素材编了一个集子——《岳阳楼外楼,洞庭天外天》。 在岳阳市建委的协助下,于1992年春,在岳阳市召开了一个《岳阳古建筑群张谷英大屋考察新闻报告会》。自那以后,每年去张谷英村旅游和考察的人次达万人以上。  
1993年,张谷英村被列为省旅游开发重点地区。
1995年,我怀着浓厚的兴趣又去了一次。但是已经寻找不到当年的那种感觉。好比一坛子陈年老酒,顿开茅塞之后阵阵浓郁的醇香便伴随着阵阵喝彩而飘然逝去。我认为张谷英村的旅游开发没有处理好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历史、建筑与自然山水、建筑与人文生态的保护。  
但是张谷英村的开发使地方经济获得了生计与活力,使村民们获得实惠,这使我感到十分欣慰。在我们离开张谷英大屋的时候,又一个问题爬上心头: 中国大地上还有多少个张谷英村? 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今天,这些“张谷英大屋”以及“张谷英大屋”里的村民们将走向何方? 
 二、十 年 后  
1998年6月,我们自筹资金,再度踏上了寻觅与探索之路……  
一年时间,六省十二个县二十一个村落的实地踏勘,我们认为:社会对遗存古村落的历史与现状的认识和评估,是远远不足的。无论是对“古村落”遗存的总量,还是这些古村落所内存的历史与现状的涵量,我们的媒体与社会学家们对他们的了解、认识与估计都是远远不足的。
这些“古村落”或者因群山阻隔交通不便而封闭,或者因地方政府力量不够,而无暇顾及。 
浙江省兰溪市的芝堰村,是一个非常富有特点的古村落。在古代,它是商贾之道的一个小村。车马驿站的往来,使他成为一个经济较为发达的村落。随着古道的衰退,它也失去了交通地域上的优势而衰落下来,但是走进芝堰,依然古风遗韵美不胜收。  
和诸葛村同属一个行政镇的长乐村,是一个有着千八百年历史的古村。长乐的先祖是宋代著名理学家金履祥的后代。朱元璋起兵抗元的时候,在长乐屯兵时久。村内的望云楼、滋树堂等建筑是元末明初的建筑。村内的明清一条街是历史上的古驿道。由于长乐地处诸葛村之侧。盛名之下,不禁黯然。但是长乐的建筑从文物考古角度讲,比诸葛村更早,更有价值。  
诸如此类的个案,还可以举出许多。 
当我们走过了这些个村落以后,在太多的个性中,看到了它们之间惊人的相似;在相对的差别中,发现了绝对的统一:统一在中华大文化的历史背景之下,统一在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
走进古村落,寻华夏文明之根! 
走进古村落,寻中华统一文化之根!
概念与内涵
被我们称之为古村落的,是那些至今已有五~六百年以上历史的村寨、部落;他们大多是由一个家族组成,有创业始祖的记载和传说,有古老的遗训族规。
在村落选址方面,运用古代地理风水学的理论,择吉而居;
在人居与环境布局方面,融汇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顺应自然,合理布局; 
在建筑与施工方面,因地制宜,依山就势,节约耕地,巧夺天工。   
古村落的历史渊源流长,富有传奇色彩。
以张谷英大屋为例。张谷英是明初江西庐江县人,是一个懂堪舆的人,俗称风水先生。万历年间,张谷英携同温姓、李姓的两人从江西一路寻觅来到岳阳渭洞。   
张谷英看中三块风水地,一块为财志,一块为官志,一块为人志。温、李二人从张氏是风水先生,不愁不再找到更好的吉壤,各自先挑官志、财志而去。如今温姓,李姓都已不知去向,惟有张谷英家族人丁兴旺,子孙绵延,不忘先祖之恩德。  
再说,当年张谷英率子侄日夜开垦,创基产业,不料在垦荒中发现唐朝黄巢起义兵败时深埋于林木草根下的金银珠宝。
张谷英在笔架山下建起了第一栋大屋,叫当大门。
大屋呈品字形。过去叫“干支式”或“机翼式”。自从我到了永嘉,我对大屋有了新的感悟。张谷英作为一个风水先生,当属于那个时代的文化人一族,他的对宅邸的构思一定是“惟有读书高”的品位。何况机翼式的说法,只能在有飞机以后的现代才有可能命之。当然,说大屋机翼式,从平面布局看,是十分形象的,也容易让现代人认识想象。
大屋由南向北,四进三井,中轴厅堂的两侧是厢房。在第三井的两侧,向东西方向伸展铺建又是一组四进三井,纵横构成一个品字。一个品字是一栋大屋。   
张谷英在渭洞的兴盛惊动了朝廷,朝廷派人要提张谷英首级进京。
张谷英为保全子孙一族的生家性命,挺身自刎。
张谷英的后人为全尸落葬,用金子铸了一个人头。为防范外人盗墓,在村四周24座山头进行祖公落葬仪式。
还有一种说法,张谷英子孙铸了一个金头进献朝廷,从而保全先祖以一具完尸。
等等传说概系后人杜撰演义,但是在这些杜撰和演义中,不能不说有许多意味深长的内容所在。
张谷英村是这样,我们到过的村落,个个都有。也许,这些传说可以在别的地方去铺陈这些故事。  
一个家族能有一个令后人纪念的人物,对这个家族是一种幸运。 
自张谷英在渭洞笔架山下造当大门以后,张谷英的第六代孙到第十六代孙,上下数百年时间里,按“当大门”品字形平面布局样式,又连续建造了十一栋大屋。且栋栋相连,户户相通。东西南北互通互连的巷道,成为十一栋大屋的“筋络”,使张谷英村人“暑天不曝晒,雨季不湿鞋”。东西遥遥二华里,你只要走进一个门洞,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随进随出。 
十一万平方米的张谷英大屋,堪称“百年大计”。他的建造与实施历数代人之手,总体布局和单体结构概因袭前人之道,与环境相合天衣无缝,不能不说是传统文化与家族文化双重结构力量使然。  
民风淳朴,富有文化涵养 
打一个比方,同样是一贫如洗的两个人,不同的是一个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乃至沿街乞讨。而另一个人却把缝补浆洗过的衣服穿得整整齐齐,靠劳动自食其力。那么,前者是真正意义上的一贫如洗,后者却还有精神与灵魂上的富有和存在。
古村落的经济大多属于刚刚脱贫或有待脱贫的状况,年人均收入在2000元左右。 
但是,走进这些古村落,扑面而来的是邻里和睦相处的温馨 ,族里尊老爱幼的亲情,夫妻男耕女织的勤作,老少相依为伴的默契,待人接物时的礼貌、热情和真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少有恶语相向和刀戟械斗的现象。说古村落是桃源温柔之乡并不为过。前面说过,进入张谷英村扑面而来的是习习的儒风。我们所说的儒风,在这里不仅是指读书之风,而是读书人所具有的那种温文尔雅、温良恭俭让的儒雅的风度和风气。  
村里人见我们一行外来的陌生人,并无惊匝好奇或排外之色。从他们身边走过,他会主动想你微微一小以示友好。若与他小道相逢,他会侧身闪让或把肩头的锄杠或柴担向身后掩蔽,当你迈进他家门槛不过想随便看看的时候,无论是公婆姑嫂,都会端茶递凳,甚至用手或袖拂拭凳,以示尊重与好客。  
当你象自家人一样坐下和他攀谈拉家常的时候,邻里乡亲便渐渐走拢,说话谈笑之间绝无“市井俚俗”之态。去过几次,都没见闻争吵相骂,多少有些生疑。似乎人与人之间若要少了摩擦和口角是不和清理的。果不其然,有一次,我们上山去拍晨景中的村貌,碰到这样一见事。有一户人家在出殡行丧的时候,从邻里家门前而过,该户妇女认为大不吉利,冲出家门闯入行丧的队伍哭闹起来。我们想,这回一定会吵他个人仰马翻。不料,没有片刻时辰,喧嚣、紧张、对立的气氛就缓和下来,再一片刻,就各就各位,出丧的出丧,回家做饭的做饭。遗憾的是我们在山坡俯视这一切的时候距离过远,又因地方语言的障碍,至今没能弄明白一大堆人群中是谁、怎样把这件事情搞定的。 
湖南省黄土村是个侗族聚居的大村,地处远山崇岭之间。自然环境非常优美,但经济水准还在小康之下。 
走进黄土村,家家户户的楼梯擦得看得见木头纤纹;姑娘媳妇们的头发梳得纤法不起;村街小巷的石卵子路象水洗一样锃锃亮亮。偷偷瞧瞧她们的衣领,袖头,个个都干干净净。 
侗居宽廊的门闩上系一根洗细绳,门框的上方有一个小眼,细绳从小眼穿到外面,线头悬在门外。这是主人为来家里的人们准备开门的“钥匙”。轻轻一拽线头,门就开了。主人不在家,你不必客气,进了门,就是自家人,喝茶、歇脚、自便吧! 
黄土村还是个瓜果之乡,盛产桃李桔杷。据说有一年春,村里一个好事的人暗暗查点了一棵桔树上的有果实73颗。在收桔的日子里,他“发布”这样一个消息:除了刮风落地的一只桔子以外,72颗桔子一颗不少。由此传为佳话,村里人也因此更自觉地护林护产。 
友爱、互助、礼让、宽容、信义、自爱,在“古村落”尚属主流风尚。  
运用古代堪舆学的理论 择吉而居 人居与环境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 
中国古代哲学的精髓认为天地间万事万物,不外乎阴阳两极。
自汉代日兴的堪舆学,俗称风水,深黯阴阳论,并将它和五行相融用于择吉阴阳宅。  
在古代文意里,堪指“天道”,舆指“地道”。堪舆是研究天道地道,以及地形高下之间的学问。 
天道,指天干、地支、气象、节气等;  
地道,指大地、山川、河湖、道路、城镇、村落、住宅等。 
堪舆学家把当时的天文、气候、大地、水文、生态环境等等引入选址、布景、造屋、架桥等生存建设。力求“万物兼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使人和自然达到协和、共生、互助、互补的境界。 
还是以张谷英大屋为例。 
张谷英村四面环山,盆地中央一旷平原。村口一条自东向西的河溪潺潺流进村口分成两叉,向东南和东北而去。河溪北侧,盆地中央有丘陵,形似卧龙,俗称龙形山。 
大屋背依龙形山、南临玉带水,自东向西南铺陈建造。
大屋,西南侧有双乳峰耸峙;
大屋,西东南向有笔架山面案;
四个山门,如四堵城门,能攻能守; 
四个山门,又形同元宝,于是村里有许多斜安的门框,使其“开门迎宝”。 
张谷英村的自然环境达到了山水交会,动静相乘,阴阳相济,均衡和谐的境界。 
大屋如我龙盘踞一旷平原之中,镶嵌与山水之间。大屋与青山绿水相得益彰辉映成趣。 
除了一大片大屋,张谷英的后人又造设了许多人文景观,如“百步流水走三桥”,“听泉阁”,“书塔”等等。对于自然界的奇景异观,又赋予它许多妙趣,如“仙人射尿”,“双龙戏珠”,“螺丝吐咽”等等。 
“书塔”建在村口,专供读书人焚烧废纸。(古代对写有文字的纸张是非常尊重的,这才有了“书塔”)“书塔”旁还立了一个灯柱,专供夜归宵征者照明。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日军一支小队打到渭洞,一进村,被张谷英村所特有的文化氛围所慑,在村口“书塔”旁行了三个礼以后掉头撤兵。文化震慑了占领军,文化战胜了占领军,这是何等的一种力量,这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文化史上的骄傲。非常遗憾的是,书塔毁于文化大革命。这真是一场浩劫。 
浙江省苍坡村是典型的按照五行风水说设计规划的村落。 据说,村寨四个方位均有火灾之忧。因此,当时的设计师李时日拟在东南建双池蓄水,村四周开渠引水,后又建石砌的寨墙和溪门,构成自成天地的闭锁性村寨,意在防卫和保风水。 
古村落,必有好风水;反之,好风水必就有古村落。 
行驶在湘、桂、黔三省交界的地区,经常是十数里、甚至数十里不见人烟。但是只要见到龙形山头、俯衔弯弯河溪的平滩,就一准会有一个人聚村落,只不过村落的规模依平坡面积的大小而有所不同罢了。我们没有时间每每停车止足,尽管我们的激情常常感动了司机。令他主动停车容我们拍上一张照片。但是国土幅员辽阔,三生无法穷尽。广袤的大山深处的星星点点的稀有村落,足以证明了人类的生存本能和生存活力。  
 三、古村落生存发展过程中富有生命力的历史经验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中国人熟悉的一句喻世名言,无论是大到一个国家还是小到一个家族。张谷英大屋是靠什么凝聚不散,历数百年沧桑,枯荣盛衰,却绵延至今呢?  
当我们走了十几个“张谷英大屋”以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1、建筑本身所具有的凝聚作用;  
2、严明的法制和贤明的人治; 
3、尊重传统,重视教育;
4、施仁政,讲德行,崇尚公益事业,不施暴不排外,以容为大。 
概言之,大屋为根,自然为本,人杰为骨,文脉为魂。
聚族而居的村落,大多有一片富有特色的建筑群  
这些建筑群除了非常注重处理好与环境的协调以外,它的整体和单体的空间都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按照尊卑、长幼之序来设计布局的。无论是外来的还是新生的,走进这个家,就有了自己的定位,这个定位无形中将影响人的一生。 
其次,这些村落虽然在选址的时候注重对外防御,因此具有很强的闭锁性,但是这些建筑在内部空间的设置上却讲究互通亲和,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我们已经介绍过张谷英大屋,十一万平方米的一片大屋的内部都是相通的,走进大屋,有如走进一座迷宫。在安徽的许村,浙江的芝堰等地,虽然不象大屋那样有贯穿相通的系统设计,但是在那里,民居与民居之间有过街楼相衔,其互通的功能是一样的。
此外,宗族祠堂是一个家族的无声的权威。在这些村落的大大小小的祠堂,统领着家族中每一个成员的意志甚至灵魂。
古村落的建筑在空间布局上具有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建筑的细部,诸如立柱、横梁、牛腿、门楣也都被理念所充栋。传统文化和家族理念被雕镂镌刻于木纹质理之中。 
屋宇不仅仅是遮风避雨的栖身之地,而是家族文化之根。
代代相传的族规、家法,遗训,形成独具特征的家族文化
最有代表性的是浙江郑宅。
在郑宅有两部古代罕见的家庭法典《郑氏规范》和《郑氏家仪》。
《郑氏规范》规范着家族的伦理意识、生活准则、以求家门永续。它把儒学的忠孝悌信的理念,转化成切实可行的行为规范。此外还包括维持乡村关系的条轨,涉及郑氏地产的经营、以及对破坏乡村秩序的禁令和处罚条款。
郑氏家族把大同理想的追求融在《郑氏规范》和《郑氏家仪》之中。把“有序”和“师俭”列为两大齐家的支柱。
《郑氏规范》旨在解决人与人的关系,注重一个“有序”。有序则不乱,不乱则安。 
《郑氏家仪》大半涉及家族的通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等。  
主要解决人与欲的关系,重在“师俭”。师俭则无欲,无欲则廉。  
郑宅的创始人叫郑绮,在郑氏家谱中有非常详尽的记述。家谱中郑绮的重要功德是孝义二字。 
郑绮的祖父在灾年,卖田亩3000,赈济灾民,乡邻们称他所在村为仁义里。
在郑宅有一口孝感泉。至今八百多年。据说当年遇上大旱,郑绮为母亲挖水三天三夜,十指鲜血淋漓,却滴水未见。郑绮仰天长跪,悲恸不已。郑绮的孝行感天地,泣鬼神,脚下竟喷出泊泊清泉。从此以后,孝感泉流出的不仅仅是水、而是孝行之清泉,培育了郑氏义门数十代人。 
郑绮一生布衣、终生未仕,临终告诫子孙:“如不共财聚食者,天将责之。”
郑绮的后人遵循祖宗遗言,创造了十五世同食共炊的史实,受到自宋至元,明三朝皇帝旌表和敕封:“孝义家”、“江南第一家”。从而义门郑氏被载如三朝史册。  
《郑氏规范》和《郑氏家仪》是经数代人之手逐渐完善完备的。 
郑氏的第五代孙郑德璋主持家政的时代,提出了“以法齐家”的思想。 
郑德璋之子郑文融先在徽洲等地为官,但他念念不忘将祖先开创的聚食同居的家业继承下来。为整治家业,郑文融终于解甲归田,居心研究古今治家之道。 
郑文融在其父“以法齐家”思想基础上创建了《家范》58条,这是郑氏规范首次付诸条文。
一部完备的《郑氏规范》有168条,是郑文融之后数代人修缮完成的,明开国文臣宋廉将他举荐给皇帝朱元璋,后来成为明代《大明律》的范本。
值得注意的是 《郑氏规范》提倡郑氏家族在乡村实行善政:籴谷赈荒、救济贫困乡邻;在乡村设立药市,方便邻族治病;设立义冢,埋葬死亡的鳏寡孤独者;为了维持乡村社会秩序,对家族规定了一系列禁止事项。如不得借口惜水源妨碍乡邻灌溉;出仕必须以报国为务, 怃恤下民。对于违反《郑氏规范》的人,有严厉的惩处方法。如子孙出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违者以不孝论,又如子孙出事有以赃墨闻者,生,则与谱图除名,死,则不许入祠堂。因此。郑氏义门始终保持了忠孝仁义的儒家门风,在乡里传为美谈。 
修桥补路,办学堂,尊师重教,用公共田产为族中贫寒弟子缴纳学费,是这些“古村落”之常见的义举和创举。即使在少数民族地区也不例外。
家规和侗款中,有许多富有积极意义的条款。比如,严禁伐木砍树,严禁偷盗拐骗,严禁为官者贪赃枉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侗寨的许多条款中,对款首、即头人违规的处罚更为严厉。 
侗寨处罚中最严厉的数开除款籍。在广西三江的程阳寨对开除款籍的处罚是这样的,在鼓楼的柱子上钉进去一个铁钉,代表某个受处罚的人。从这铁钉钉进柱子之时起,村里任何人不得再理睬他,在集体中让他感到绝对孤立。直到他拿了酒肉米面到鼓楼里向全体村民谢罪认错,再把钉子拔出来,恢复他的款籍。
在南坪,凡是伐木砍树者,要用锡箔把伐倒的数烧成灰烬。 
在苍坡,因宣布“法令”的族领自家的长工违规,在柏树上栓牛,族领立即按“法规”执行、杀牛不赦,换得古柏千年常青。正因为这样,在古村落的村内外,植被和林木都被保护得很好。 
张谷英的传说和郑绮的孝感泉,都是村落家族中一个供后人效仿的偶像。这类现象在其他村落绝无例外。比如诸葛村的诸葛亮,长乐村的金履祥,芙蓉村的陈虞之,郎得上寨的扬大六等等,不胜枚举,但多为本族先祖。而在苍坡的仁济庙还供奉了一个非本族姓氏的青年,叫周处。 
周处是《世说新语》里记载的一个人物,不属于正史树碑立传之列,既无声望,亦无地位。
周处本是一个少年无赖,横行乡里,被乡里人把他和恶蛟和猛虎并列为三害之一。后来,周处受人怂恿外出射虎斩蛟,三昼夜未归。乡人以为他和蛟虎同归于尽,欢呼三害尽除。适逢周处斩蛟归来,方知自己竟成了乡中一患,从而幡然醒悟、改邪归正。后来,他从军报国战死沙场,传为美谈。苍坡村立周处的神位教育子孙可见用心良苦。  
无论在侗家风雨桥长廊上安置的关公神位,还是戏台旁悬挂的对子,还有柱子上,厅堂上,梁架上,满目的格言警句和劝善、劝读、劝进取的牌匾横额,其功能丝毫不亚于今天的公益广告,都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们,熏陶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规范着人们的言行举止。
黟县宏村有一座南湖书院,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 是汪氏家族捐资专门为子弟肄业课文所建。书院请名师执教,一百多年来,为汪氏培养了众多经商和从政的人才,民国国务总理汪大燮的启蒙教育就是在南湖书院完成的。 
郑氏义门的东明书院建于1290年。开办之初,就规定年满十六岁的族中子弟皆就读其中,高请当时社会硕儒吴莱执教。后吴莱的学生,后成为明初国师的宋濂因仰慕郑宅的家风学风文风,经 推荐来东明书院就学并留任执教。宋濂对郑义门培养人才出了大力,他个人的仕途也一度辉煌。  
在那些家族村落大多有用公共田产为贫寒子弟缴纳学费的规定。他们遵循“耕可致富读可荣身“的信条。 
至于办私塾、书院,更是屡见不鲜。在芙蓉、郑宅历史上的书院为家族和地方培养了层出不穷的人才。1989年4月,张谷英村还有类似于私塾的夜校。同一个教室里,一个叫张彦西的长辈,免费义务给村里人一边讲古文观止,一边讲人口手、刀马羊。 
传统的家庭似乎在解体,少男少女们涌入城镇,成为城市社会生活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劳动大军和城市经济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村落中和老房子里生活着的人们大多是老人和妇孺,他们或者是因为对老屋的眷恋,对土地的钟情或者是体力不支或能力的局限,于是他们对自己的家乡对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这片土地和祖上留下来的这份遗产,寄托了许多情感和愿望。重修家谱、重修老屋重整旗鼓、开发旅游等等,努力的做许多光宗耀祖的事情,家族村落文化呈显建国以来从来未有过的兴盛局面。
村落文化是中国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事实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代表。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家庭与家族的作用又趋于活跃。 
比如修家谱。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档案。按中国传统每三十年修谱一次。由于文化大革命,许多家谱被毁和失散。八十年代末开始,续修家谱之风兴起,这些老人们一边筹措资金,一边寻觅历代家谱版本,同时发动族人提供人事资讯。于是,又有许多收藏家谱的动人故事被发掘。 
浙江长乐村原有家谱十二套,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全部销毁。1996年,长乐要修谱。族中老人金耿生四处寻觅,根据前辈留下的线索,在建德的一个小山村找到了一部,据说该村收藏家谱的人在文化大革命中象李玉和藏密码一样甘冒杀头的风险把家谱藏下来。长乐村根据这部家谱完成了续谱大业。 
汲取历史教训,在这次修谱后,除大部分家谱收藏以外,一部由三人密藏,一旦三人中有一人谢世,将由他立遗言传于某某,其神圣感不亚于皇室谱牒。 
张谷英村的张飞儒,长乐村的金耿生,郑宅的郑定容,西递的胡晖生……每个村落都有那么几个视延续家族生命为已任的老人,在为家族的事情奔波操心。
 四、古村落的美学价值  
别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艺术的目的在于唤醒本来睡着的情绪、愿望和情欲,使它们再活跃起来,把心填满。”  

古村落肯定不是别林斯基这里所说的艺术。但是,走进古村落令你“把心填满”。因此可以这么说,古村落不是艺术,胜似艺术

走进古村落,美哉! 
古村落的美学价值可以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 
自然 陶冶人的性情;古朴 净化人的心灵
一踏上古村落的土地,立刻就获得一种沁人心脾的,爽心悦目的惬意和美感。 
那秀美的山、那潺潺的水、那历尽沧桑的千年古树、那清澄如镜的一眼眼古井、那卵石铺设的长长的小路、那峰回路转的幽深的小巷、那神秘深邃的门户石洞、那精美绝伦的雕镂镌刻、那字字有理、句句是真的楹联、那青山绿野之间一片片秦砖汉瓦,是那么古老、质朴,却处处体现着前人的智慧与审美情趣!
古村落民居建筑的一大特点就是它不似宫廷建筑那般的霸气,也不象平民阶层那般俗气,尽管那些能作为文化遗产的建筑在当时已经属于贵族阶层的豪门,但是从建筑的造型和细部的装饰都可以看出那时侯的购田造屋者,十分注意敛财不露,十分讲究含蓄、儒雅,十分强调和突出的是祥和平实。美,不夸张处理,以妙巧制胜。
蕴涵着无穷的历史信息,又闪耀着千古不衰的生命光泽,不由你不生思古之幽情,不由你不叹服前人的智慧,不由你不生爱我中华之民族情愫! 
富有哲学理念与灵性的人居和自然环境的高度和谐
古村落的先祖在创基立业之初,无不在选址上用足了功夫。因此那一片山水从动第一锹土的时候起,就已经达到观之入神、闻之有声、读之如诗、拥之入怀、融之一体、心领神会的境界了。
建筑的素材本身是没有生命的。但是当造屋者在设计中,把他精神世界中的一份情感和哲学世界中一份理念熔铸于期间的时候,用木、砖、土、瓦垒造起来的就不仅仅是一幢遮风避雨的房子了,无生命的建筑素材便有了栩栩如生的知觉和灵气。你只要用心去感觉,就一定会产生“相看两不厌”的美感。 
浙江省永嘉县是耕读文化的发源地。在那里有一座按照文房四宝来设计的苍坡村:村寨内面对笔架山的长街命名为笔街,笔街一侧的西池呈矩形,象征砚池,原有两根形状酷似墨的条石,立于砚池之畔,(现还存有一块搁置在水塘之侧)还有方形布局的民居构成的村子象征一张纸。 
苍坡村有两座凉亭。一座叫送弟阁,一座叫望兄亭。传说古代李氏两兄弟十分友爱,却分居在河溪两岸。每当兄弟俩相会后总要在河岸话别。然后兄长目送兄弟过河。兄弟平安渡过河去后,便举起灯盏以示平安。如此来来往往,天长日久的,就在兄弟俩送别的地方建了两座凉亭。凉亭造型十分精美 。但是仁兄义弟的故事就更富有传统美的想象和千古绝唱的韵律。
车载斗量的家族文化遗产
在古村落宗谱中,除了记录人氏谱系之外,还有大量的诗词文章,这些诗词文章大致分这样三类:
1、 对家园和周围山水风景的描写和赞美; 
2、 对家族先祖或杰出人才的歌颂;
3、 抒发自己心系朝野报国无门的情怀; 
这些文章也都是字字珠玑、句句圆润、意境飘远。拿张谷英大屋的一首四言诗为例:往来清涧曲,出没小潭中,不向江湖去,何年可化龙? 
这是一位自诩为笔山居士的人写的。家谱上没有对他生平记叙,但是这位笔山居士俨然一副卧龙的自信和忧怀是一目了然的。  
在诸葛村祭祖的日子里,我们见到一位叫诸葛林的老人。他带回来一本用三字经的形式写的自传,分送个他的子侄。在自传的前言中他写到:“三字经是我一生经历的缩影。…望儿孙后辈细读,勿忘前辈勤俭持家、艰苦创业,勿忘前辈抚育之恩…”
“抽刀断水水更流”、“长江后浪推前浪”、“斩不断,理还乱“。当语言在这里感到贫乏的时候,也许用这些诗局可以帮助我们意会家族文化力量的绵长和悠远吧。
什么叫天地悠悠,光阴如梭? 
什么叫历史长河、沧海一粟?
什么叫长江后浪推前浪,人生如烟?
翻开民间收藏的一村又一村、一摞又一摞、一页又一页发黄的家谱,再想想图书馆里那汗牛充栋的书海,真有点被装的太满,压得人透不过气来的感觉。于是乎,常人所追索的那一点点名也、利也,就没他多少地盘可占的了。 
 五、对古村落保护与研究所持有的学术分歧  
拍摄中国古村落得到了中国建筑学会和许多研究传统民居的专家学者的支持与指导。从他们身上,我们深刻感受到作为学者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炽热之情。他们数十年如一日,执着地为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奔走于乡野村落、呼号于讲台论坛、奋笔于纸砚墨端。无论政治舞台与学术园地是顺风还是逆风,他们的赤子之心有天为证。然而,富于个性的学术见解也使这片领域显得姿采纷呈。
1、 出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钟情,追求纯粹的原生态,对破坏性建设的状况深恶痛绝。他们认为,历史古迹的价值就在于它永远无法再生,主张让历史在这里定格;
2、 认为今人和古人是站在同一条历史进程的长河中,因此对古村落的保护重在建设;而建设应融入现代人的智慧,在保护与建设中创造未来的古迹;   
3、 认为任何事物的生成、发展与消亡,都有其自己的规律和生命轨迹,听其自然,观其发展、任其消长。持这种观点的人,更大程度上把古村落视之为活的历史文物馆,侧重于研究和探秘;
 六、“古村落”所面临的问题 
古村落之行带给我们极大兴奋和鼓舞的同时,不无忧虑色彩。那是一份沉甸甸的感觉。   
古村落曾经辉煌,但已成历史。
古村落的现状不容乐观。   
我们说古村落的美,是指他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他现存的种种问题视而不见。
1、急功近利的开发对生态资源、传统建筑尤其对环境卫生已经构成极大的破坏;   
2、改革开放,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从沿海地区向中华大地的纵深腹地推进,我们所到之处,无不深刻感受到“万众一心奔小康”的春潮。这本事一件非常令人鼓舞的好事。但是,由于现有经济条件的制约,农民自身对现有生活状况改善的合理需求和古建筑保护之间存在的尖锐的冲突;使保护与文明的追求处于一种尴尬的两难的局面;惜之有心,护之无力,毁之无奈;
3、中国农民自古有极强的家族观念。金屋银屋不如自己的草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海内外中华子民也掀起了寻根觅祖 的思乡之潮。这都唤起了长久以来被压抑的宗族观念,于是,修谱、祭祖、造坟等现象在一个有一个古村落蔓延、在一个有一个村落互相效仿。对这一现象惧之无理,但忧之有因。
旅游是不是古村落经济腾飞的 途径?   
宗族观念是不是 的凝聚力?
现代化建设是不是一定要以维持农民的现状为代价?
古村落的城市化道路该怎么走?   
古村落是中国龙盘踞的胸膛!
古村落是中国龙腾飞的沉重的翅膀!  
中国古村落的脱贫工作任重而道远。
我们的使命在于把现代化建设全面推向21世纪!
这是沉重的使命,也是神圣的使命!
 

古村落网站 版权所有 严禁复制         
网站备案号 沪ICP备05010747号-1  网站技术支持 上海频道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979号